浮屠戰(zhàn)舟攜被陳尋打爆形骸的徐至龍遠去,無數(shù)年后追憶都令人擊掌叫奇的奇跡一戰(zhàn)終是拉上帷幕,而齊云島、雷云島、狼牙半島、澹州城,還無法立即懈怠下來。
云集雪龍山觀戰(zhàn)的玄修,數(shù)以十萬計,非一日就能散去。
諸多玄修,有私仇者不在少數(shù),既然有機會在雪龍山里相遇,也是要有仇報仇、有怨報怨。
諸修私斗破壞力極大,動輒山崩地裂,稍不留意,很可能就會摧毀城垣,殃及無數(shù)凡夫俗子的性命,澹州這邊自然不能完全袖手不管。
神經(jīng)差不多緊繃了有兩個月,數(shù)以十萬計的散修、宗門弟子才陸續(xù)散去,最后還留有百余玄修攜弟子、扈從,留在齊云島做客。
這百余玄修,所在的散修宗門,距離雪龍山都不超過百萬里,可以說都正對海墟口,又大多數(shù)人都有太元秘境劫后余生的經(jīng)歷——他們可以說對魔劫都有著清醒的認識,但同時又無法拋棄宗門、親族,獨自躲避魔劫。
陳尋、熹武帝、飛熊道人、王青長等人,此次有意在齊云島重豎蕩魔盟的旌旗,這些人很早就趕了過來,但澹州甚至連涅槃中三境的強者都沒有,諸多人對在雪龍山南麓重立蕩魔盟,并沒有抱太大的期待。
陳尋與徐至龍精彩一戰(zhàn),才算是真正的將人心振奮起來,最終促成諸修下定決心,在澹州重立蕩魔盟,以御魔劫。
蕩魔盟涉及八十七家散修宗門,分散于風(fēng)暴海北岸百余萬里縱橫之地。
這么多散修宗門,附屬蠻荒部族又數(shù)以萬計,一旦魔族大軍洶涌而來,極易被各個擊破,但也絕無可能都遷到雪龍山來。
數(shù)十散修宗門內(nèi)修為參差不齊的弟子可能僅有數(shù)十萬人,算上弟子親族可能就千余萬人,但所附屬這些散修宗門的蠻荒部族,則涉及到三五十億人丁。
數(shù)十散修宗門,平時接受這些附屬部族的供奉,總不能血海魔劫到來之際,就拋棄這些部族,獨善其身吧?
眾人最后決定選擇六處山脈,距離雪龍山皆在二十萬里之內(nèi),將諸多散修宗門以這六處山脈進行集中。
除澹州之外,另八十七家散修宗門里,共有六家有涅槃境真君巨頭坐鎮(zhèn)。
雖然這六大真君巨頭,都只有涅槃下三境的修為,但也能為六處宗門聚集的山脈提供一個相對穩(wěn)定的核心。
除了弟子親族外,這些散修宗門同時將附屬部族盡可能往這六處山脈附近遷移。
又有六家在當(dāng)?shù)厥芷渌麖妱輨萘ε艛D的散修宗門,沒有什么附屬部族拖累,索性也學(xué)齊云宗,直接遷入雪龍山立足,則為澹州再增添七名天人、二十六名法相境玄修……
這六家散修宗門,實力略弱一些,不易守外圍的島嶼,就直接在雪龍山東麓的深峽峻嶺之中尋找立足的山門,同時能加強澹州東翼的防御不足。
天音夫人孑然一身,楊宗諱、曲南音是雙修道侶,但出身敵對的世族,兩人棄族而出,已經(jīng)在外流浪數(shù)百年——雷云島環(huán)境極為特殊,不是修煉雷霆煅體秘法的人,平時都只能窩在夔龍峽里,故而天音夫人、楊宗諱、曲南音三人直接加入齊云宗,成為齊云宗的客卿長老。
王青長、趙道臨所在的散修宗門,則遠在西陸腹地,差不多與魏國相接,只要魔劫不席卷西陸,他們就不用擔(dān)心會受到多嚴重威脅,但他們都將率部分弟子留在雪龍山。
陳尋則邀請王青長、趙道臨,與趙醒龍一起留在雷云島修行,同時將夔龍一族的秘修真法九劫煉體,傳授給他們。
王青長修煉到天人境中期,趙道臨還是在太元秘境才突破修成天人之軀,趙醒龍更晚,三人短時間內(nèi)絕無可能修成元胎。
煉雷霆之力入體,修煉九劫金身,卻是王、趙三人短時間內(nèi)大幅提升戰(zhàn)力最為便捷之途。
雷云島雷霆密布,充滿著暴虐而狂亂的雷霆之力,尋常人都不敢踏足半步,卻是修煉雷霆煅體秘法的圣地。
紀烈、趙承恩二人,同樣是修悟天武大道。
只是沒有陳尋機緣,直接引磅礴的天地精元入體,修成天武之軀,但他們在法相境圓滿后,也不屑循規(guī)蹈矩的走尋常的天人之軀修煉之路,而循雷霆煅體之法,修煉九劫金身。
九劫金身修煉有成,未必就比天武之軀差上多少,但真正過程要兇險得多。
九劫煉體,作為神魔煉體的無上真法,事實上最適合紅茶、赤海、蛇無心、六蛟五貍等妖身魔軀修煉;在這方面,陳尋甚至都不如他們。
以往難就難在,紅茶、赤海他們道心修為不足,一旦遇到瓶頸,就極難突破。
而此時陳尋掌握混沌魔元胎,隨時能施展災(zāi)風(fēng)劫火助紅茶、赤海、六蛟五貍重構(gòu)肉身,也就根本不用擔(dān)心會遇到什么瓶頸。